最新动态
『追忆地质往事』——脚踏实地钻业务 立足岗位创新功
发布时间:2023/12/28    阅读:13

讲述人:苏野 (地质科科长  区调高级工程师)

讲述时间:2023年12月

新人初启航

2011年6月毕业于河北工程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毕业后,我有幸加入到二队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从事区域地质调查、地质勘查及相关技术管理等方面工作。参加工作第二年,我带队实施了保定市曲阳县地质填图项目,也就是在这里,让我对地质工作有了更加深入地理解与感触。

这是我亲自带队的第一个项目。为了不辜负领导和同志们的信任,面对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我感到压力很大,怕出现纰漏发生事故,精神高度紧张,总是神经紧绷。有时候半夜也会突然醒来,梦中也是工作的事儿。后来随着项目工作的稳定开展,心里的大石头才一点一点落下。

工作期间,我跟同事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那个时候,虽然五六个人住着村里的民房,吹着老式的落地扇,生活条件艰苦,但是大家都是刚毕业的年轻人,有着相似的经历,很快融入到一起。虽然条件艰苦,大家团结一致,互帮互助,劲儿往一块儿使,拧成一股绳,工作上肝胆相照。这种经历对我来说非常宝贵,让我体会到团队的力量,面对困难有了执着坚定取胜的信心,让我勇往直前,毫无畏惧。

艰苦的地质生活晒黑了我们的皮肤,丰富了我们的实践经验,磨炼了我们吃苦肯干的意志,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项目又快又好地完成了。

绝境处逢生

2013年是我上班的第三年,也是至今为止最令我难忘的一段地质回忆。

这一年二队承揽了新疆莎车盆地钾盐项目,也是我第二次带队的项目。莎车县位于新疆西北角,人烟稀少,车把我们拉过来的时候手机信号就消失了,尽管出行前单位和我们都做了很多的准备,但是实际情况还是与想象的差距很大,没有信号我们只能拿着地图来辨别位置。莎车盆地特殊的地貌让此次任务难度骤增,戈壁地貌上都是树枝状的冲沟,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山丘。我们每个人背着装有几十斤样品的背包,靠着太阳辨别时间和方向,强烈的紫外线和卷着风沙的大风使我们的脸发红发紫,但恶劣的环境并没有放慢我们的脚步。我们相互帮扶,顺着岩体的裂隙不断地往上爬,又往下爬。后边的人按着前边人的脚印走,上边的人拽着下边的人走,就这样,我们走过了一趟又一趟的取样之路。

恶劣的环境并不允许我们带太多的干粮,随行的食物是新疆当地的馕和大葱,为了节省物资空间,我们都是在驻地把水喝饱再出发。

有一次进山,我们一行五人背着测量仪,翻过一个个山丘,走到了山顶。但是所剩不多的物资让我们意识到一件事,以我们目前的体力很有可能走不回去。恐慌感环绕在我们周围,时间越来越晚,10点就天黑了,也就是说接下来两个小时我们必须走出去。随后我们顺着地势低洼处往外走,但是越走我们就越发现四周都是山,我们在山下就犹如井底之蛙一般,只能看见上边形成椭圆弧度的天。我们来不及绝望,只能忍受着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折磨,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继续往外走,渴了就在路边长满青苔的小水坑捧水喝。就在我们觉得可能走不出去的时候,在大山外围河滩处出现一辆大车,我们揉着眼睛看了又看,确信是真的,我们拦截下这辆车回了驻地,那时候才真正体会到了恍如隔世的感觉。

选择中取舍

2016年,宁晋的段家庄盐矿水文地质测绘项目缺一个负责人,此时我的孩子呱呱坠地,领导照顾我,并没有安排我出野外,但是我知道情况后,主动请缨,担任此次项目的负责人,留下了坐月子的妻子和刚出生的孩子。

2017年,二队项目更多了,这一年,我担任了河北干热岩地质调查和正定地热地质调查等4个项目的总指挥,担子多了,身上的责任也会越重。尽管奔波于各个项目,但我不敢松懈,因为怕自己忘事,我会把每个项目的情况和问题统统都记到本子上,既加深了印象,又理清了工作思路。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虽然这些年的地质生涯有许多困境和挫折,但是这些经历锻造成现在的自己。我的故事还很长,在接下来的道路上,愿与诸君共勉,一起续写和见证地质事业的辉煌!(整理人:张圆圆)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