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英谈古寨游
发布时间:2025/1/9    作者:魏翠霞    阅读:64

在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的西部,太行山的怀抱中,隐藏着一座拥有6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英谈古寨。这里,石头房子是它的特色,对联也挺特别,文化和历史在这里交织,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卷。

英谈古寨游记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太行山的云雾,我们踏上了前往英谈古寨的旅程。英谈古寨,被誉为“江北第一古石寨”,它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明朝永乐年间。相传唐末黄巢起义军曾在此安营扎寨,召开英雄座谈会,故名英谈。明永乐二年(1404年),路姓一族从山西迁移此地繁衍生息,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古寨以“路”姓为主,形成“三支四堂”(贵和堂、德和堂、汝霖堂、中和堂)路家文化。古寨依山就势而建,错落有序、层层叠叠,现存的房屋大多为明清时期的遗存,筑有围寨墙,留有四门。

石头房子的特色

走进英谈古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些用太行山特有的红石建筑的房屋。这些石头房子,历经数百年的风雨侵蚀,依旧坚固如初。石头的墙、石头的门、石头的街,甚至连桥梁、磨盘、臼都是石头制成的,构成了具有太行山区独特韵味的石砌古寨。英谈古寨是我国目前发现保存最完好的北方古石寨,是研究明清冀南地区风土人情的重要历史遗存,有“江北第一古石寨”之称,古寨位于“一城四门”之中,有2000米古石寨墙,古寨内有67座院落保存完好,大小石拱桥36座,还有古石楼、窑洞、古石栏杆、龟背石影壁、石井、一滴泉、财主院等古迹。这些石头建筑,不仅展示了古人的智慧和技艺,也见证了历史的变迁。

对联的文化韵味

在英谈古寨,对联不仅是节日的装饰,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这里的对联挺特别,它们将两个字或多个字巧妙地组合成一个新字,这种将民俗文化和书法之美相结合的创作形式,体现了英谈人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些对联不仅是文字游戏,更是对幸福生活的祈愿和对传统的尊重。

历史的沉淀

英谈古寨不仅是一个古村落,它还是一个历史的见证。这里曾是唐朝黄巢义军留下的营盘,明朝永乐年间,山西路姓大户迁居至此,经过几百年的扩建与发展,逐渐成为今天的太行名村名寨。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是八路军总部、冀南银行总部、国民河北省政府所在地,彭德怀、刘伯承、左权、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此生活和战斗。英谈村是八路军一二九师的兵工厂、被服厂、印刷厂所在地,红色文化在这里留下了岁月的痕迹。

754.jpg

在英谈古寨,每一步都是历史的回响,每一石都承载着故事。这里,我们不仅看到了石头房子的特色,感受到了对联的文化韵味,更深刻体会到了历史的沉淀。英谈古寨,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一个值得细细品味的历史文化名村。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