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辰光大酒店,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常年扎根后台,鲜少出现在宾客的视线中,却始终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为酒店的平稳运转筑牢防线。7月23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抢修,让他们用行动诠释了“责任担当冲向前,守护酒店在后台” 的深刻内涵,传承和发扬了地质单位职工“三光荣”“四特别”精神。
危急时刻逆行者:以特别能战斗之姿,诠释以事业为荣的担当
7月23日上午,工程部值班电工刘彦军在巡检中敏锐发现 酒店B 座污水池水位异常升高,第一时间向领班郭建超汇报。这份时刻在线的警惕性,为后续处置争取了先机。初步排查显示,污水泵坠落、排污管脱落,3 米深的污水池已污水漫溢,夹杂着刺鼻臭气向外流淌,狭窄的操作空间与潜在的沼气风险,让抢修工作刚起步就陷入困境。更棘手的是,正当众人集思广益时,B座自来水管四分阀门突然断裂,水流直逼生活水泵与消防水泵——若电机进水短路,不仅会导致客房停水,更将直接影响酒店正常运营。
“快!挡住水流!”领班卜彦强的呼喊划破紧张的空气。他抄起木板冲向水流,刘彦军、高禹紧随其后合力改道。湿透的工装裹在身上,地下室的低温让他们瑟瑟发抖,却牢牢护住了关键设备。他们不顾污水的污秽和寒意,在危急头挺身而出,展现出了特别能战斗的精神。与此同时,同事们分头关停水泵、阀门,管工郭晓华发现阀门卡死后,立刻奔向上游寻找备用阀门,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就此展开,每个人都在为守护酒店而奋力拼搏。
连环挑战守护者:凭特别能吃苦耐力,践行艰苦奋斗的初心
水位仍在上涨,更严峻的考验接踵而至:溢出的污水竟流向 A 座主供配电室!此时已近中午12点,A 座辰光厅内的婚宴即将开始,一旦停电,后果不堪设想。
“用集水坑临时排水!”郭建超的急中生智打破僵局。30 多米外的集水坑成了临时“救命通道”,潜水泵与水龙带迅速架设到位,水位终于得到初步控制。然而,集水坑排水量有限,污水很快倒灌至外租户区域,大家又马不停蹄地投入排水、堵水、扫水工作,连续奋战一个半小时,才暂时稳住局面。喘息之际,新的难题摆在面前:客房因停水引发客人投诉,坠落的污水泵仍未打捞。工程部当即兵分两路:一路由郭晓华牵头抢修水管,一路全力准备打捞水泵。焊接水管的任务堪称“不可能完成”——管壁因长期腐蚀已薄如纸片,却要承受十几公斤的压力。联系多位专业焊工均被婉拒后,仅有基础焊工经验的郭晓华主动请缨。“客人等着用水,必须试!”他反复调试参数,在失败中摸索技巧,最终一次试水成功,充足的自来水重新流入客房,客人们的抱怨化作了满意的微笑。郭晓华不畏艰难,为了保障客人用水,勇于挑战不可能,这正是找矿立功般的担当在酒店工作中的体现。而污水泵打捞现场,闷热、恶臭与沼气交织,狭窄空间里四人只能蜷缩操作。他们自制多种打捞工具,在浑浊的污水中凭手感摸索,多次失败后,素有“拼命三郎”之称的电工李宝杰毅然站上狭窄支架,单脚悬空操作,在同事们的配合下,终于将深埋池底的水泵成功拉出。他们在恶劣的环境中坚持不懈,展现出了为酒店事业奉献的决心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的品质。
幕后英雄践行者:以特别能奉献精神,书写找矿立功的答卷
当水泵重新发出“嗡嗡”运转声,看着污水缓缓下降,满身污迹的工人们才相视一笑,这时才猛然发觉身上早已被臭气浸透。从清晨到日暮,他们在恶臭与污水中连续奋战近10小时,没人喊过一声苦,没人退过一步。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特别能奉献的精神,以酒店的正常运转为自己的“立功”目标。
在辰光大酒店,正是这样一群默默奉献的后台员工,用专业与担当筑起坚实防线。他们或许没有机会面对宾客的赞扬,却始终将“守护酒店”的责任扛在肩头——在设备突发故障时挺身而出,在宾客需要时全力以赴,在酒店声誉受威胁时誓死捍卫。他们以酒店事业为荣,在工作中艰苦奋斗,为保障酒店运营立下汗马功劳。
这,就是辰光人的担当;这,就是辰光大酒店屹立不倒的底气。他们用行动证明:真正的服务,不仅在于台前的微笑,更在于幕后的坚守;真正的责任,是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冲得上去、顶得起来,用平凡的双手守护酒店的每一份荣光。而这份担当与坚守,正是对地质队三光荣、四特别精神最生动的诠释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