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中煤地质报 | 河北局二队创新构建立体化质量管控体系 用匠心守护地质工作生命线
发布时间:2025/9/16    作者:张圣霞    阅读:15

初秋的燕赵大地,钻机轰鸣,地质锤声清脆,河北省煤田地质局二队唐山滦州东安各庄地热勘查项目现场负责人康浩正对照平板电脑中的原始资料清单,逐项核验岩芯编号与采样记录。“质量管控必须精细到每一个地质点、每一份班报表,”他说,“现在全队上下已形成了‘质量就是生命线’的共识。”

今年以来,河北局二队以“质量提升年”为抓手,制度创新、科技赋能和文化培育三管齐下,创新构建立体化质量管控体系,推动地质勘查工作实现质的飞跃。6月底,该队实施的5个省级财政资金项目均超额完成中期目标,其中丰盈-高望煤炭普查项目4个钻孔均获评甲级孔,为完成全年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制度筑基:构建标准化管控体系

走进河北局二队高家堡钾盐施工现场,墙上悬挂的时间表、路线图格外醒目。从设计编制到成果验收,3大环节38个质量控制点形成完整闭环。队总工程师上官拴通拿起桌上的一本《质量检查工作方案》说,“针对不同矿种、不同勘查手段,我们制定了差异化的检查标准。”

这份凝聚集体智慧的制度成果,将质量要求细化到每个工作环节:新生界第四系地层每10米取1件岩屑样品,含岩盐系以上地层每钻进5米取1件岩屑样品,岩屑样品每包质量大于400克;项目质量控制实行“三级质量检查”……在制度引领下,全队建立起“周四调度+专项督办+现场检查”的三维管控机制,上半年累计开展质量检查和安全检查33次,查出的45项隐患和需整改的问题已全部按要求整改完毕,实现质量问题动态清零。


创新驱动:数字赋能安全管控

在生产调度会上,河北局二队生产技术科科长王德演示了野外监控系统。该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控现场施工情况,建立野外监控巡查台账,安排专人每日通过监控系统对施工现场进行巡视,发现隐患及时督促现场完成整改,并在每日调度会上通报隐患类型和注意事项,提醒其他施工现场做好风险隐患排查。

通过野外监控系统,二队安全管理人员能够实时、直观地监测到2400公里以外的青海省冷湖镇昆特依钾盐矿勘探项目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情况,可与现场作业人员进行实时通话,对违规操作及时制止。

数字信息化建设,有助于二队全面掌握安全生产动态,有效管控安全风险,及时发现并处置事故隐患,提升事故救援能力,切实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薪火相传:打造质量文化生态

河北局二队定期召开的质量分析会总是座无虚席。年过六旬的老专家张国斌讲解着煤系地层判识技巧,台下的青年技术人员认真记录。这种“师带徒”的传承模式,已成为二队的质量文化品牌。

“我们不仅传技术,更传作风”,队党委委员、副队长杨风良介绍,通过质量分析会,二队构建了集技能提升、经验传承与质量管控于一体的专业技术平台,营造了“人人重视质量、人人创造质量”的浓厚氛围。上半年,全队形成技术创新成果18项,年轻技术骨干主持项目比例提升至70%。


质效双升:服务发展彰显担当

在河北局二队超长重力热管高效开发干热岩地热能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现场,示范工程已全面进入系统联调与试运行阶段,环渤海地区干热岩资源开发取得重要进展。项目引领的发电与制冷一体化工程示范,近日实现阶段性突破。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在利用创新热管技术规模化、高效开发深部干热岩地热资源方面取得关键进展,为零碳电力供应与多能互补综合利用提供了重要工程实践,也为干热岩地热能的商业化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质量是地质工作的生命线,质量提升永远在路上。”河北局二队党委委员、队长王风才在半年工作总结会上表示,“我们将继续以匠心守初心,用更精准的地质成果服务能源安全保障,在燕赵大地书写新时代地质人的答卷。”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