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队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重要论述为指引,按照队年度工作重点要求,积极推动优势资源基层一线倾斜,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队伍,为我队事业发展奠定坚实人才基础。
立足发展需求,招引人才向基层一线倾斜。一是紧扣需求“招”,结合我队高质量发展需求,分析当前编制空缺、专业结构情况,有针对性地设置招录专业,编制出符合我队未来发展的急需紧缺人才目录,确保人才供给与业务需求相匹配。今年通过选聘、统一招聘的方式,共引进各类专业人才18名,为基层一线注入人才“活水”,暂时缓解个别专业人才紧缺情况。二是拓宽渠道“引”,采取“走出去”的方式,深化与地质类高校的合作力度,组派招聘工作小组人员先后奔赴多个地质类高校参加线上线下毕业生校园招聘双选会10余次,收到简历150余份。与近百名毕业生取得联系,鼓励引导河北籍优秀人才回乡就业,切实做到引进人才与本土人才有效结合,为后续统一招聘、自主选聘人才引进工作夯实了基础。
注重人力配置,优选人才向基层一线倾斜。为积极顺应我队业务发展的需要,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标准和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推荐选拔一批敢于担当、善于作为,尤其是在关键时刻、重大任务面前豁得出、冲得上的干部,充实到各职能科室,优化了干部队伍梯队。今年推荐选拔的20名科级干部,15名来自基层一线,有效提升了基层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精气神。持续推出“主管科员”“人才兴队”等人才优选措施,无一例外把人才选拔工作指向基层,为推动我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支持。
提高人员待遇,坚持政策向基层一线倾斜。一是在工资待遇上向基层倾斜。为持续激发工作人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认真落实《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办法》《钻探项目管理办法细则》有关规定,在编人员野外人员依据岗位不同划分层级,逐级提升奖励性绩效岗位分和野外岗位工资;每次奖励性绩效岗位分调整向野外一线人员倾斜。一人多职务时,以最高职务核算岗位分。二是在技能职称评聘上向基层倾斜。严格落实《专业技术岗位聘用管理办法》《量化绩效考核办法》等有关要求,在年度评优评先、职位晋升和技能职称评聘时向基层一线人员和考核优秀人员倾斜。对基层一线人员晋升职称实行加分制,累计工作1年就能取得相应的野外年限积分。今年聘用专业技术岗位(含初聘)81人、工勤岗位25人,基层一线、考核优秀人员占70%。三是实行技师岗位聘任倾斜政策。对距国家法定退休年龄不满一年的,对在单位连续工作10年以上且连续三年或累计五年年度考核结果为优秀档次的,可不受岗位数额比例限制进行聘任。我队推荐34人参加技师考试,28人考试合格并通过了评审,取得省人社厅认定的技师资格。
实施多元培训,素质提升向基层一线倾斜。构建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包括新员工入职培训、在职技能培训、管理能力提升等,显著提升了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一是强化实战培训。组织中层干部及技术骨干人员参加局、队举办的地勘大讲堂,面对面与行业大咖交流实战经验,参训人员100余人次; 5名一线人员参加了局属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遥感技术赋能新质生产力”专题培训;12人参加了局组织的钻机机长业务培训。二是强化素质培养。先后选派6人参加人社厅组织的2024年度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素质提升培训班;组织职称答辩培训交流会,参训员工50余人次;持续加强中层干部及管理技术人员培养力度,7月起成立培训班,培训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包括管理学基础认知、带人带团队、管事出业绩、从管理走向领导四个板块,采取以集中培训为主、自主学习为辅的学习方式,每周四下午组织集中学习3个小时,共约190个学时,预计参训员工1万人次以上。三是强化角色转换。召开新入职员工座谈会,与新入职员工面对面开展谈心谈话,搭建沟通交流平台,深入了解思想动态和工作状态,促进新入职员工健康成长。做好岗前培训、安生生产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帮助新员工优化知识结构,汲取行业知识,提高岗位适应能力。打造“实践课堂”,走进一线参观干热岩项目建设成果,走进研究中心学习项目报告管理,走进野外一线开启遥感测量之旅等体验活动,让新员工全面、系统了解我队主营业务,快速完成角色转换。
强化团结协作,提升整个团队工作效能。多措并举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团队凝聚力和向心力。一是优化调整人员配备结构,明确岗位职责,提高工作效率。二是践行AB角工作制度,培养“一岗多人,一人多能”全面人才,实现如遇紧急情况或重要工作时,AB角协同处理。三是加强培训学习,围绕需求重点,以制度执行、基础知识、实务操作为重点,开展系列学习培训。四是加强团队内部沟通合作,定期开展团队会议,成员之间分享工作进展和遇到的问题,共同寻求解决方案。五是组织团建活动,如健步走、徒步、趣味篮球等活动,增强团队成员之间的友谊和信任,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