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渐浓,渤海之畔的唐山市曹妃甸区柳赞镇一片生机勃勃,在这里,一座设计井深4000米的“地热能源探针”唐山M6井已深植大地,目的是要利用这口重力热管井将地心热能转化为清洁电能。在机械轰鸣声中,高大的厂房钢结构拔地而起,分液罐等设备目前已陆续到场施工,工艺管道如脉络般纵横延伸。
作为我队与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学等单位联合攻关的实验性项目,M6井聚焦地下干热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项目创新采用超长重力热管技术,在4000米深井中填充特殊工质,在重力热管井内吸热汽化,将气体引至发电机组、制冷机组做功,实现发电和制冷的目的,并通过特殊工质的循环注入热管井内,实现系统的连续运行以及“取热不取水”的清洁能源提取。
走进施工现场,热火朝天的景象扑面而来。现场管道施工与钢结构施工交叉作业,设备厂房主体钢结构已搭建完毕,目前正在进行二层平台钢结构的施工。重力热管井通向连接设备的管道正在安装、焊接,事故池放空管道、冷热水循环主管道也已基本施工完成。错综复杂的工艺管道网络逐步铺展,宛如一条条“能量动脉”,即将串联起从地下取热到地面发电的全流程。
人勤春早,功不唐捐。从钻头穿透4000米岩层的震撼,到工艺管道密织成网的精细,无数建设者与科研人员正以汗水浇灌这份“春天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