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骄阳似火,冀中大地持续开启“炙烤模式”,户外温度高达40℃,如此酷暑下,章村矿生态修复方案的野外调查与采样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地服分队项目小组肩扛铁锹、镐头,无畏烈日,穿行于矿区裸露的土地,用科学严谨的态度和挥洒如雨的汗水,为这片土地的绿色重生描绘基础蓝图。
挥汗剖土层,精准析土壤
热浪蒸腾,地表灼人。为精准分析矿区土壤结构,小组需在选定点位挖掘土壤剖面。一镐头下去,干硬的土层震得人虎口发麻,铁锹翻动间,汗水早已浸透衣衫。“剖面颜色、质地记录务必精准,取样操作必须规范,再热也要确保数据无误,大家辛苦辛苦,争取早点完工。”项目组长抬手擦了擦顺着脸颊滚落的汗珠。团队成员打趣道:“权当高温‘桑拿’减肥了!”笑声背后,是他们面对艰苦的乐观与坚定。
野外工作小组正在挖掘土壤剖面
踏火测矿域,徒步丈崎岖
矿区范围横跨两县,车辆难行处比比皆是。面对崎岖的山路,野外小组的成员们只能依靠最原始的行进方式--徒步。近40℃的高温下,他们肩扛采样设备,手提调查记录资料,深一脚浅一脚地穿行在裸露的矿区土地上。碎石灼透鞋底,热浪扑面如灼,步步维艰。但他们的步伐始终坚定,因为身后留下的不只是脚印,更是这片土地重焕生机的希望轨迹。
争速绘新卷,汗水润绿意
截至目前,团队已完成矿区关键点位土壤调查、取样与剖面的挖掘工作,为后续工作开展奠定了坚实的数据基础。生态修复是场硬仗,但每一锹土、每一滴汗都指向未来。他们的行动生动诠释着地质人“向绿而行”的坚定初心与担当。当前,团队正争分夺秒,全力推进室内数据整理与分析工作,力争高质量完成报告编制工作,为矿区生态修复蓝图早日落地、重现绿意盎然的未来奋力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