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哥,这部分内容想向您请教一下,我有些不太理解。”每次出差回来,纪恒凯身边总是会围着几个年轻同志请教问题,他以平易近人的性格和精湛的专业能力,成为团队中备受信赖的“百晓生”,这种认可得益于他在项目统筹管理方面的独到见解和实践经验。
自2023年入职以来,纪恒凯一直负责各类社会地质项目报告的撰写工作,主持撰写了青海省德令哈市双龙沟铜金矿普查报告、邢台市白马河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压覆矿产资源调查报告等多个重要项目报告,在地质技术层面和项目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项目管理的“减法”:做好项目全过程控制
为持续提升项目整体水平,实现项目效益最大化,就要精打细算过日子。因此,纪恒凯的第一秘诀就是善用“减法”,核心在于控制不必要的成本与耗时,将资源集中在刀刃上。
他的“减法”首要落在控制工期上。他常说:“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一个项目拖沓一天,管理成本、人员成本和机会成本都在默默增加。”他推行“节段式”节点管理,将像“白马河治理压矿调查报告”这样的复杂项目拆解成资料收集、矿产地分析、压覆计算、图件制作等多个关键节点,并为每个节点设置明确的完成时限和交付标准。通过这种精细化的过程管控,避免了“前期松松垮垮,后期熬夜突击”的恶性循环。
“减法”的另一杀手锏是严控差旅费。经历过青海、河北等地的长途跋涉,纪恒凯更懂得精打细算。他并非一味削减,而是强调“智慧出差”。在出差前会列好计划,去现场前会再次列好需要勘查的具体内容和需要沟通的事项。能通过电话、视频会议解决的沟通,绝不安排当面会谈。在住宿和交通上,选择性价比高的方案,而非一味追求舒适度。他总说:“这样从边边角角省出来的费用加起来也是不少的,这笔省下来的费用完全可以投入到更关键的技术环节中。”
项目管理的“加法”:坚持质量为王
光会省钱还不够,更要会花钱和创造价值。纪恒凯的“加法”,体现在对报告质量和团队效能的不懈追求上。
质量是项目的生命线。他坚信在报告质量上做加法,就是为单位信誉和未来市场做加法。在报告撰写前,他会按照团队每个人优势进行合理分工并理清逻辑顺序和重难点。在报告撰写上,对于引用的数据、法规、标准,要求必须追溯到源头,确保百分之百准确。在他看来,一份逻辑清晰、数据准确、论证充分的报告,不仅是单纯的完成任务,更是单位的“信誉账户”,可以带来长期的客户信任和合作。
在“加法”中,他还格外注重降本增效的工具和方法。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他积极做好项目进展沟通,可视化项目进度,让团队成员对整体情况一目了然,减少了沟通内耗。除此之外,他还把这些年自己整理各类报告的标准模板和常见问题分享给大家,将个人经验转化为团队资产。新同事拿到模板,能快速上手,避免了从零开始的摸索,报告撰写效率大幅提升。这种“知识沉淀”式的加法,让团队战斗力持续增强。
做好“加减法”的关键:提前做好精准评估
谈及心得,纪恒凯总结道:“‘加减法’不是项目开始后才做的事,其精髓在于项目承揽前的评估阶段。算盘必须打在前头。”
他坚持一个原则:做好项目的“预算”。在接到一个新项目意向时,他会同分队其他同事做好初步评估,精细测算人力投入、差旅、设备等全部成本,并对比项目报价。
对于明显“赔本赚吆喝”的项目,他会果断提出异议。他认为,牺牲效益换取业务不可持续,尤其会消耗团队精力,打击士气,必须勇于对“赔本项目”做减法。
对于合作方信誉存疑、付款条件苛刻的项目,他更是慎之又慎。他会多方打听合作方的口碑和历史付款记录,“如果可能尾款都收不回来,报告质量做得再好也是负数。这样的风险项目,宁可不做。”
发挥项目管理的“智慧头脑”,统筹好“加减法”的权衡,才能不断提升团队竞争力,让项目继续在每一个新项目上实现项目收益与团队成长的最大化。